2018年11月15-16日,一场以“专注主业,并购整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高端国际型“品牌盛会”——第二届全球并购白沙泉峰会,在浙江省杭州市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和黄龙饭店成功举办。来自省、市、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领导,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行业领袖、知名学者、知名金融企业和机构的负责人逾千人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本届峰会带给大家的并购金融领域的饕餮盛宴。
金杜律师事务所中国管委会主席张毅作了“并购整合,走向世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趋势及展望”的主题分享。(以下是嘉宾演讲内容的整理,有删减)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目标转向欧洲
2017年开始,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实际上是走了下坡路,速度放缓了,规模也减少了。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投资额同比增长20%,但交易数量减少了19%。这么一个数字,意味着单体的并购规模是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这和现在企业讲的从高速度的发展转化到高质量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协同效应的。
2018年中国海外企业的并购也出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其中,由于监管审查日趋严格、贸易战迫在眉睫,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数量急剧下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目标转向欧洲,2018年上半年交易总额达到454亿美元,是2017年同期的两倍,也是自2016年上半年以来创下的最高记录。
中国A股企业海外并购投资热度最高为制造业
根据公开披露信息统计,2016年-2018年上半年,中国A股企业公开披露的海外并购交易共计629项,涉及的金额1292.38亿;2016年302项,2017年201项,2018上半年已经到126项,这个中间涉及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并不是特别多,只有80项。可以看得出来,A股企业买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大,一种可能的原因是A股上市公司由于自身估值的问题,导致了海外收购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小。
从金额上来看,中小交易占到绝大多数的比重。1千万到1亿美元之间的占比也是比较大大。值得注意的是,特别是2016年,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和特大型交易也屡创新高。
根据从事海外并购的中国A股企业股票市场板块分布情况来看,深市的上市公司占到绝对主导的地位,沪市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点。其中,主板和中小板A股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占中国A股企业海外并购交易的绝大多数,其中中小板俨然已成为中国A股企业海外并购的主战场。
从行业角度看,制造业依然遥遥领先,占到41.9%,表明中国企业在产业升级、腾笼换鸟过程中,进行和主业相关的并购占到绝大多数。刚才朱从玖省长讲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指数杭州第六,北京是第一,所以在海外并购里面TMT这个领域其实还是比较活跃,占到9.34%,加上科学技术领域,达到将近17、18%的比例。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还有三个,住宿酒店业还有两个,通常来讲这个不是我们海外并购的亮点,但是实际上也有企业选择这些行业。
地域方面,由于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或者现在暂时的困难导致现在去欧洲,特别是北欧和西欧等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收购比较多,北美依然占比很高,有179项,占26.64%。
另外由于上市公司交易严管的措施,交易环节的时间限制信息披露等各方面的限制,很多中国企业在自身条件,包括业务能力,整合能力,对并购的控制能力还没有到达炉火纯青的情况下,85%情况下会选择买非上市公司。
预计未来6-12个月期间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将小幅下降
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非常的乐观,十九大规划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蓝图,有不同方面,包括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本身的政策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事实上,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光是内需,而且需要提供非常好的宏观外部环境。
预计未来6个月到12个月期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将小幅下降,但更加趋于理性:
关于金杜
律师事务所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亚洲的全球性律师事务所,金杜是协助客户完成交易的理想合作伙伴。通过帮助中国企业不断成功地在澳洲、欧洲、北美、非洲、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投资,建立了业界领先的声誉。
特别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这里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